李澤厚說:“工具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本體”。企業要想獲得生存和成長,就不能僅憑經驗、感覺辦事情,而是要將企業獨特的我知(企業自身實踐形成的知識)工具化,并通過有效實踐不斷升級我知,實現人和組織的成長。
四喜在多年服務企業的過程中逐步總結出一些工具,其中五力工具用得最廣,最受認可。該工具2019年首次提出,最初只是用在產品包裝上,四喜用五力設計包裝,客戶用五力衡量包裝是否賣貨,雙方在同一個標準下,高效達成共識,助推產品銷量。
五力工具簡單易上手,更易出成果,因此逐漸得到更多企業的主動學習和自發應用。部分企業不僅會組織團隊學習五力,而且還把它應用在除包裝設計外的品牌升級、產品策劃、營銷物料、傳播推廣等方面,用五力工具,全面實現品牌的升級和躍遷。
接下來,四喜將系統介紹品牌五力。
“品牌五力”分別是:吸引力、需求力、選擇力、信任力、傳播力。
1.吸引力
吸引力:引起注意的力量。
什么叫有吸引力?十九世紀美國著名的作家亨利·大衛·梭羅曾經說過:“看什么不重要,看見什么才重要?!?
每天進入眼簾的東西無以計數,只有在意識層面里被注意到了的事物才是看見,說明有吸引力。
品牌(產品、包裝)的吸引力就是這樣,非理性,無理由,直觀,一眼被吸引。顧客沒有刻意尋找,而是邂逅相遇,引起注意并進入心智的,才叫有吸引力。這是一件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。
品牌(產品、包裝)首先要有吸引力,先入眼,后入心。首先吸引顧客注意,像孔雀開屏一樣主動吸引別人,然后才有機會傳達價值。一個產品尤其是新產品如果沒有吸引力,不入眼,沒有在吸引力上勝出,后面的事情就不會發生。
品牌創造吸引力的手段包括:名稱、圖形、符號、顏色、創意外型等。
水分子是嬰幼兒濕巾國標參與制定者,具備英國HIXMAS專利抗菌技術。水分子濕巾、洗臉巾,無菌無味無刺激,溫和又柔軟,孕婦小孩都能用。
如何讓這款新產品走入消費者眼簾呢?四喜用一個大大的靈動、柔軟、純凈的水泡作為品牌識別符號,既能表達水分子品牌名稱,又能體現出產品的抗菌、綿柔、潔凈的功能。
這個大大的柔軟的水泡,一下子就讓水分子濕巾、洗臉巾與眾不同,在貨架上出眺醒目,不僅能夠招徠顧客的注意力,還能傳達出品牌差異化價值,帶動顧客進一步了解。
水分子濕巾、洗臉巾正是憑借“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”的巧妙設計,成功入選2022年度優秀包裝作品案例——《包裝呈現》。
東村始于1987年,30余年專注辣椒加工,只服務高品質餐飲品牌,目前主要是通過展會獲客。
東村辣椒品牌和產品視覺如何設計,才能在展會迅速吸引來采購商呢?
四喜用一列列整齊的紅白豎條作為視覺識別,方便客戶快速識別品牌和品類。紅色醒目,極具張力,與白色結合更加突出,會引人注目;豎條有序排列,充滿動感和秩序感,主動闖入視線,引導目光交匯的同時吸引足夠的注意力。
2023年初,東村辣椒亮相上海展會,展位門前人流如潮,熙熙攘攘,很多客戶甚至停下腳步主動去看去讀。東村辣椒上海展三天收獲千余人新客戶。
2.需求力
一個品牌、產品有用,才能被需要、被購買,品牌和產品需要展示出被需求的力量。
因此,品牌和產品必須明確品類,明確功能價值,喚起需求和對接需求,擠入顧客頭腦中的候選名單。
品牌和產品展示出的價值越多越大,誘惑越多,被激發出的需求力就越大。
當品牌和產品吸引顧客注意力之后,顧客對該品牌和產品的關注開始由表及里,由眼入心,與顧客的信息溝通走向深入。
顧客被品牌和產品吸引,走到跟前拿起產品仔細看時,此刻,他腦海里首先浮現出的問題是:“你是什么?”
顧客一定會這樣想,這是顧客第一次看到、聽到一個產品之后的本能反應,是自然規律。
“你是什么?”問的是產品品類,是純凈水?礦泉水?橙汁?還是能量飲料?
產品必須先于品牌明確品類,這是絕大多數產品的正確做法,除非你的品牌大如可口可樂,同時你的產品市場成熟如“汽水”。
許多企業天然地認為,既然品牌重要,那么就要優先于品類突出品牌,結果陷入了誤區,欲速不達。
顧客總是先選擇品類,后選擇品牌。品類價值,干什么用的,對接的是顧客的既有認知和需求,顧客首先要看看這是什么東西,自己需要不需要。
注意,這里顧客思考的是需要不需要,不是選擇不選擇。
不知道是什么,不知道自己需要不需要,有何價值,品牌就是個0,半點作用都不會有,購買不會發生。
妙戀果乳飲料是含乳飲料市場的開拓者,在2003初投放市場。
作為品類開創者,從品牌到產品包裝以及央視廣告都沒有集中力量傳達自己是什么,對顧客有什么好處,而是大肆渲染“我妙戀你很久了”、“初戀般的感覺”,想當然地跟消費者套近乎,希望消費者能夠記住和愛上這個品牌。
其實顧客一直處在蒙圈之中,除了少部分小孩子喝過才知道之外,多數人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東西。
2004年10月,娃哈哈含乳飲料登場,產品除了有清晰的品類名稱“果汁牛奶飲品”外,最值得稱贊的是,企業還為產品非常用心地起了一個產品小名——“營養快線”(品牌“娃哈哈”退到二線,只作為品牌背書)。
讓顧客直觀感受到這是一款有豐富營養的含乳飲料,不是色素香精配出來的甜甜水。
憑什么說“營養快線”有營養?產品包裝上早就為你準備好了證據:“15種營養元素”。
同時,大規模電視廣告“早餐喝一瓶,精神一上午”,把產品的功效價值說得清清楚楚,完勝妙戀不知所云的所謂情感訴求。
從此,營養快線后來居上,成為含乳飲料的老大,妙戀則一直停留在不知所云當中。
營養快線最高年銷售高達120億元,占到娃哈哈總營收的四分之一以上,成就了一段難以超越的奇跡。
需要不需要是第一級篩選,是“入圍賽”。品類清楚,其價值、功能吻合或者超出顧客需求,顧客才會進入第二級篩選(即“有何不同”的品牌選擇)。
如果品類信息不清楚,那么你的產品在這里就被顧客無視掉了,失去入圍資格,也就沒有后來了。
顧客選擇購買某個品牌的產品,歸根結底是這個產品為顧客創造的價值大于顧客付出的成本,用經濟學術語表達就是,顧客購買你的產品獲得了消費者盈余。
如果顧客意識到購買你的產品會得不償失,交易就不會發生。簡單通俗地說就是,值,就買;不值,就不會買。
在品牌和產品吸引顧客之后,品牌主、營銷者就要抓緊回答產品能夠為顧客提供什么價值,因為沒有人只為吸引而購買。
顧客購買的東西要有用,有用就是價值,哪怕他實際并不使用。
顧客需求不全是天然就有的,經常是需要啟發和激發的。
許多產品蘊含著的偉大價值,但是消費者不知道,全行業不重視,這些價值需要營銷者通過包裝、廣告、公關、導購員把價值轉化成為,或者說激發成為消費者的欲望。
有了欲望,沒有需求也會變得有了需求,從無所謂變成我想要。
比如:NFC果汁其真正的鮮榨、沒有濃縮還原讓營養和口感損失這個價值,逐漸被消費者認知和接受,現在農夫山泉的“NFC”、“17.50”和匯源“NFC”銷量越來越好。
充分展現價值,對接需求或者激發需求,有時會讓顧客等不了與同類產品比較了,他馬上就要購買,是欲望讓他產生沖動。
比如顧客看到了擁有二、三個攝像頭的新款手機,就是忍不住地要換。
3.選擇力
選擇力即:彰顯差異,在確定購買什么東西之后,產品要為顧客提供選擇品牌的理由,在同類和相似的產品當中,推動顧客決策從“購買什么東西”進入到“購買哪個品牌”階段。
選擇品牌是需要理由的,這個選擇理由就是該品牌的個性化差異,就是“有何不同”,應該是獨一無二的。
這個理由往往不是更好,而是不同,因為不同勝過更好。
產品品類價值是同類產品的共有價值,比如手機都必須起碼能夠通話。只要你不是品類開創者,品類價值就不是最終的購買理由,品牌的個性化差異才是顧客決定購買的關鍵,畢竟市場上一種產品不只一個品牌。
品類價值讓品牌進入顧客選擇范圍,品牌差異才是讓顧客掏錢購買的直接理由。選擇力是包裝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。
因此,產品在告訴顧客“這是什么”之后,還必須趕緊告訴顧客“有何不同”,能夠為顧客提供什么樣的不同價值,讓顧客完成品牌選擇。
這在非創新品類市場是“規定動作”,要主動提供,不可或缺。除非你想考驗顧客智商和耐心,不打算成為顧客的優先選擇。
一瓶乳酸菌飲料即使具備乳酸菌發酵、酸酸甜甜的、乳白或者炭燒顏色等等乳酸菌飲料的全部價值和特征,也不能成為購買理由。
它只是你的產品能夠擺到貨架上的一個基本的資格條件,你得到了一個和其他乳酸菌飲料同場競技的機會,獲得了被消費者選擇的可能。顧客購買哪個品牌,另外需要理由。
美國乳酸菌飲料品牌界界樂擁有60年的歷史,采用新西蘭進口奶源、美國丹尼斯克優質菌種,240天常溫超常保質期,這是國產許多品牌不具備的。
界界樂有原味、草莓、藍莓、芒果和水蜜桃5種口味,每天變換,選擇更多。這些因素中某一個或者多個因素,成為顧客最終選擇界界樂的理由。
同樣是酸奶,“如實”是無任何添加的“純凈發酵乳”,每盒內帶一小包蜂蜜,價格小貴,但是仍然成為追求品質生活的高端消費之選。
同樣是橙子,農夫山泉橙子與褚橙等其他橙子有何不同?農夫山泉橙子宣稱甜酸比是17.5°,并且直接把橙子命名為“17.5°橙”。
即便許多橙子品牌也能生產出同樣甜酸比的橙子,但是農夫山泉率先說出來了,這個差異化概念就屬于了農夫山泉,成為顧客下決心選擇它的理由。
同樣是土雞蛋,秦嶺農夫是秦嶺深山土雞蛋,并且兩個小時送下山。
于是,秦嶺深山獨一無二的生態環境,兩個小時送下山的無比新鮮,成為四喜為秦嶺農夫提煉的,為顧客準備的購買理由,讓產品大賣。
當然,在競爭市場里,一個品牌不可能擁有打敗所有對手的購買理由,蘋果手機好,但是價錢貴,注定舍掉一部分消費者。
你的購買理由只能保證吸引到重視你品牌個性差異的這部分顧客。
4.信任力
品牌不能王婆賣瓜,還應主動提供證據,自己證明自己所說的是真實的,消除顧客戒心。
當產品傳達出自身具備某種優異特性、獨特價值,炫耀自己“有何不同”時,顧客通常會打個問號,“憑啥相信?”“何以見得?”。信任力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。
不論是產品包裝,還是廣告,所有信息都是品牌企業自己講出來的,怎么能夠讓顧客堅信不疑呢?辦法是自帶“信任狀”。
品牌產品要主動向顧客提供讓品牌價值與定位顯得可信的佐證,即信任狀。
證據越權威、越容易被驗證,品牌的“信任力”就越強大;證據越有預判性(預見到顧客在這里會產生疑問),產品購買就越迅速,成交率就越高。
信任狀共有三種:可信的承諾,顧客能夠自行驗證的事實和第三方權威證明或背書。
卓越的營銷者早就把顧客研究透了,事先掌握了顧客最容易產生疑慮的地方,信任狀是品牌,必須事先準備好的說服理由。
顧客容易疑惑什么、擔心什么,品牌就要準備消除什么,在第一時間把顧客的疑慮打消,消除產品最后一個成交的隱患,從而讓顧客愉快踏實地來到付款臺前。
新產品新品牌經常做的先償后買、無效退款、雙倍返還、保險承保等承諾,都是有效的信任狀,是在臨門一腳時做的說服和證明工作。
至此,“吸引力”“需求力”“選擇力”“信任力”依次發生作用,牽引顧客成功跨越“溝通和信任的鴻溝”,付款成交,或者形成心智預售。
上述四力任何一力缺失,都會嚴重影響品牌認知度和產品成交率。
5.傳播力
產品的視覺感受要具有足夠的記憶和傳播的力量,令人過目不忘,不容易跟其他品牌混淆,方便消費者復購,讓品牌的無形資產以視覺的形式積累成為品牌資產。
傳播力可能來自包裝的創意造型,可能是色彩色塊,也可能是創意圖形,還可能是LOGO,(當然也可能是品牌名稱,只是不是本書的重點),它是代表這個品牌的記憶點,這個品牌的視覺記憶點,我們也稱之為“品牌識別”。
傳播力既關乎當下,在市場中凸顯存在感,助推熱銷;又關乎未來,品牌資產從此有了載體。
品牌認知加載在瓶型上、圖形上、色彩上,不斷地在消費者心智中強化,品牌資產得到不斷積累。
可口可樂是可樂品類的開造者,他率先使用的曲線瓶極為有傳播力,一直延用至今,成為可口可樂品牌的符號。
在消費者心智中,正宗的可樂就應該是這個樣子。曲線瓶承載著幾代消費者的認知,成為品牌的載體。
1977 年,可口可樂弧形瓶成為注冊商標,僅有極少數的包裝設計能獲得這樣的肯定。1949 年的一項調查顯示,超過 99 %的美國人僅憑包裝的外形就能辨認出可口可樂。
1993年,20 盎司的塑料弧形瓶誕生了。如同 1915 年玻璃弧形瓶的誕生,塑料弧形瓶也讓可口可樂與其他飲料再度區別開來。
好記,自然好傳播,顧客也愿意傳播。
好記是容易傳播的條件,好記就會增加話題性,愿意與朋友們分享,甚至到處炫耀。
金鶴大米是東北高品質大米的代表者,上市銷售后不久,消費者就自發地把它叫做“有只鶴的大米”。
原來金鶴生長在丹頂鶴之鄉。丹頂鶴是世界知名的瀕危動物,對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要求非常高。丹頂鶴在這里棲息,這里的自然環境當然優渥,生長出來的大米肯定不錯。
因此,四喜把丹頂鶴作為品牌的代言人和視覺資產,于是一直大大的叼著稻穗的丹頂鶴就這樣誕生了,它形象可感知,具象可描述,好記好傳播,成為消費者口中“有只鶴的大米”
這個有只鶴的大米,不僅獲得2021年第60屆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,還蟬聯2022年抖音618和年貨節米面糧油TOP1品牌。
松鼠愛吃堅果,那么起名“三只松鼠”做堅果品牌,用三只可愛的小松鼠作品牌LOGO,既合理又好記。
“三只松鼠”品牌名字和好記的三只有個性的小松鼠品牌LOGO幫助“三只松鼠”快速成為堅果領導品牌。
如今,品牌名稱和LOGO仍在不斷地幫助企業累積“三只松鼠=堅果”、“三只松鼠是堅果的領導品牌”的心智資產,持續夯實和深化品牌的心智護城河。
吸引力、需求力、選擇力、信任力和傳播力五種力量,讓品牌更強、更具生命力,讓產品成為“三好學生”——好賣、好記、好傳播,從而實現更多、更快、更貴、更省力和更持久地賣貨。
目前有一家食品企業,已經用五力模型完成了品牌名、品類名、定位、廣告語、信任狀等品牌基礎信息搭建。還有一個做兒童玩具的企業,用五力工具對直播間布置進行查缺補漏,調整完后運營了一段時間發現直播間人氣和產品銷量提升了不少!
用對工具,事半功倍!如果你是老品牌,推薦你用五力工具逐一去審視和檢查自己的品牌、產品、包裝,甚至是營銷物料。四喜五力工具,助力品牌升級躍遷,實現第二增長。如果你是新品牌,四喜五力工具可以幫助你贏在起跑線上,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品牌和更容易賣貨的產品。
如果您對四喜五力工具感興趣,可聯系我們進一步了解。
四喜品牌升級研究中心
張正、倪飛、趙永欣